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
在14年前的汶川地震中,郑海洋在废墟缝隙中被困超越22小时后获救,失掉双腿的他,被称为“缝隙男孩”。这几年,郑海洋和朋友一同经过商、开过店,栽培过药材,还方案开一家民宿。但因疫情的原因,他的开展方案正在从头调整。
郑海洋
又到一年“5·12”。这几天,郑海洋回到了北川,预备陪同爸爸妈妈一段时间。
废墟下被埋22个小时 获救时一个浅笑感动网友
本年1月10日,网上一篇关于汶川地震时,67只搜救犬悉数离世的音讯,让郑海洋的心久久不能平静。14年前的那场地震,一向是郑海洋不愿意回想的往事。
直到地震8年后,他才在微博上宣布了《废墟下的22个小时》,叙说了从地震发生,到自己被救出的22个小时里所发生的故事。这篇263万点击量的文章,其实写于2009年。而宣布前,这段回忆尘封8年,他从未开口对人倾诉。
郑海洋还记得,2008年5月12日下午两点,他和同学们坐在五楼教室里,这一节是杨汉德教师的政治课。14点28分,教室一阵摇晃,继续几秒,头顶一些细碎的粉末和颗粒掉了下来。咱们还没反响过来,就感受到更激烈的震感,像是冲浪时连续涌来的一浪比一浪高的波澜,“人底子站不稳”。
醒来时,郑海洋发现自己的双脚,现已被掉下的天花板死死压住……接下来的22个小时里,痛苦让他发生太屡次抛弃的想法,但传闻救援人员和吊车已赶到邻近,求生欲让他条件反射般地露出了一个浅笑。现场的记者为他拍照了一张相片,这张相片感动了很多网友,他也因而被咱们称为“缝隙男孩”。
地震时,郑海洋被困在缝隙中
本年“5·12”回北川陪爸爸妈妈 成婚还要等一等
在地震中,郑海洋失掉了双腿,但他一向没有抛弃自己的人生。高中毕业后,郑海洋去了天津上大学,学习电子商务。2015年,他开端创业,和合伙人创立了“假先生”APP,致力于协助残疾人恢复,经过衔接社区、恢复中心和医师,为患者供给免费的线上确诊和恢复方案。为了赶快争取到第一轮300万的融资,他曲折北京、上海等城市,参与创业竞赛、与创投公司谈出资、进行路演等。
这几年,郑海洋经过商、栽培过中药材,还开过店。前几年,他在成都开了家“半芳华”包子铺早餐连锁店。郑海洋说,原方案是经过几年的开展,把包子铺做大,但现在由于疫情的原因,这一开展方案要从头调整了。
郑海洋
上一年,郑海洋在承受采访时,曾说预备和女友在本年成婚,不过,现在这一方案要再缓一缓了。“咱们还需求好好打拼,成婚还得再放一放。”郑海洋说,由于开展方案不得不再一次调整,男人需求先立业,再成家。
又到一年“5·12”,郑海洋早早地回到了北川,在家陪同爸爸妈妈。“‘5·12’对咱们一家来说,是一个哀痛的日子,我期望爸爸妈妈由于我的陪同而忘记哀痛。”